校園通告
關于開展2025年度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劃科技新星計劃候選人和交织相助課題推薦事情的通知
2025-02-21
來源:人事處 點擊次數:尊龙凯时
各相關院(系):
凭证《北京市科学手艺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治理委员会關于開展2025年度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劃科技新星計劃候選人和交织相助課題推薦事情的通知》,现就北京市科技新星妄想候选人推荐事情通知如下:
一、推薦類別
(一)科技新星
(二)交织相助課題
二、推薦方法及名額
(一)科技新星
1.單位推薦:學校推薦名額不超過4人,每個院(系)限推薦1名候選人。
2.專家舉薦:無名額限制。申請人須獲得本領域2名(含)以上全球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學者或科技領軍企業主要負責人聯合舉薦。每年每名專家限舉薦1人。
(二)交织相助課題
通過牽頭人依托單位推薦,無推薦名額限制。
三、資格條件
推薦的科技新星候選人、交织相助課題須切合《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劃科技新星計劃治理辦法》(附件1)規定的資格條件。
(一)科技新星
1.應擁護中國共産黨領導,熱愛社會主義事業,忠于祖國,有強烈的事業心,有优异的職業品德、社會公德和求實、創新、協作、奉獻精神。
2.具有3年以上事情履历,男性年岁不凌驾35周岁,1990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女性年岁不凌驾37周岁,1988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3.具有較好專業基礎、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主持或參與過科技計劃項目(課題)、橫向科技項目(課題)或所在企業的科技創新項目,取得創新性效果且效果有較好的轉化远景或已取得較好的經濟或社會效益。
4.申報人信用狀況优异,無科研失约記錄和其他相關社會領域失约記錄。
5.已入選國家級和市級同層次及以上人才計劃的人員以及處于人力資源社會包管部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支持期內的人員不在推薦範圍內。
(二)交织相助課題
鼓勵入選人員開展交织相助課題研究,促進差别學科、差别領域的交织相助,推動産學研融合發展和科技效果轉化落地。交织相助課題申報人應切合以下條件:
1.申報人不超過3人,其中,牽頭人1人,相助人不超過2人。
2.牽頭人須爲曆年新星計劃入選人員。相助人應具有較高的研究水平,且能與牽頭人深度相助、優勢互補。鼓勵與曆年新星計劃入選人員或國家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全國重點實驗室、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台的項目負責人以及科技領軍企業的技術骨幹進行相助。
3.牽頭人、相助人須明確相助方法、各自分工、權利義務、任務目標和完成標准,以及收益分派機制等。
4.牽頭人、相助人無其他在研的交织相助課題。
四、申報項目要求
1.申報項目應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质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科技服務業以及相關未來産業領域。
2.申报项目应具有前沿性、立异性、适用性,能够形成应用基础研究效果,展现相关事情原理,为开展手艺立异提供理论支持;或能够取得应用手艺立异突破,形成新手艺、新产品;或能够实现工程手艺突破,取得新工艺、新工法,一直降低本钱和提升产出效率;或有望形成重大知识产权效果,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远景以及优异的经济或社会效益预期。
3.申報項目應有明確且量化的任務目標,包括科研産出指標、預期取得的經濟或社會效益指標、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目標等。
五、推薦流程
(一)院(系)推薦
各單位經綜合評議後,確定推薦人選,並請于2月27日条件交推薦表及推薦彙總表。電子版請發送至人事處秦雅欣的企業微信,紙質版质料一式一份(需由單位黨、政正職領導簽字,並加蓋黨、政公章)交至主樓616辦公室。
推薦表:被推薦候選人登錄“北京市科技人才治理信息系統”(https://mis.kw.beijing.gov.cn/rsc)進行填報。填報完成後可以天生非正式版推薦表。
推薦彙總表:見附件2。
(二)學校遴選
學校組織專家遴選,産生校級推薦人選,經學校審議通過後公示。
(三)提交质料至北京市科委
學校將公示無異議的校級推薦人選推薦表提交至市科委,上傳公示報告。
聯系人:秦雅欣
聯系方法:68902809
人事处、人才事情办公室
2025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