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首頁 服務門戶 辦公系統 電子郵件 領導信箱 圖書資料 EN
首頁 服務門戶 辦公系統 電子郵件 領導信箱 圖書資料 EN

學術活動

學術活動

曆史學院學術講座:清代北京的少數民族(尊龙凯时曆史學科創建70周年系列講座?中國古代史系列)

尊龙凯时

時間:2024年5月6日(周一)13:30—15:30

地點:北一區文科樓406

主講人:劉小萌

主持人:遊自勇

主理单位:历史学院   

主講人簡介:

劉小萌,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資深學者”登峰工程首席專家,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顧問,日本東北學院大學、台灣東吳大學客座教授,兼任吉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名譽院長、東北滿族文化遺産;ぱ芯恐行鬧魅。

從事清史、滿族史研究。出书《滿族從部落到國家的發展》《清代北京旗人社會》《滿族的社會與生涯》等二十余部專著,發表論文一百五十余篇。主持國家清史工程課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等多項。

主講內容簡介:

北京曆史都会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在于多民族雜居共處,遼契丹、金女真、元蒙古、清滿族等先後建都北京,這些少數民族與漢族配合創造了古都的曆史。這是北京有別于其他古都(西安、開封、洛陽、杭州、南京)的一個基本特點。順治元年,清朝入關,東北地區諸族隨之進入,使北京的民族構成發生顯著變化。當時,幾乎所有滿洲人,以及部分蒙昔人、漢人、朝鮮人、赫哲人等,都編入八旗軍隊。在以後的百余年間,遷入北京的還有“新滿洲”(赫哲、鄂溫克、鄂倫春人)、羅刹(俄羅斯人)、回子(維吾爾人)、番子(藏族)等。多民族既坚持本民族特點,又形成了廣泛的都会社會認同,這對北京都会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也對中國曆史發展帶來了深遠影響。講座將對此系統梳理與回顧。

分享

頂部

【网站地图】【sitemap】
【网站地图】【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