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化學系學術報告:核能與化學
2024-11-06
點擊次數:尊龙凯时
時間:2024-11-06
地點:教四樓105
主持人:王力
主讲人:陆跃翔,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核研院院长助理,国家自然科學基金优异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获得者。2004-201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13年入选“235”人才妄想进入核研院事情至今。研究领域为放射性核素的疏散与剖析。针对先进后处置惩罚领域中锕系镧系元素相互疏散、铀的高效疏散提取、熔盐电解历程在线剖析等要害手艺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生长了疏散与剖析新要领、新机理和新质料。在Nat. Commun.,Adv. Sci.,Anal. Chem.等期刊累计揭晓SCI论文100余篇,论文总被引4000余次;袷谌ü曳⒚髯ɡ1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项目2项,作为子课题认真人肩负国防科工局乏燃料后处置惩罚科研专项项目,并主持了与核领域主要企业中核、中广核等的科研相助项目,肩负项目经费累计5000余万元。担当《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编委,中国核学会核测试与剖析分会理事。
內容簡介:近年來我國核能的快速發展,對鈾資源的供應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時大宗的乏燃料的累積也帶來了環境風險。通過後處理技術接纳乏燃料中的鈾钚等資源進行再使用,以及從核燃料循環各環節産生的含鈾廢水中提取鈾,是提高鈾資源的使用率、緩解鈾資源緊缺狀況的關鍵战略,同時可以實現核廢物的減容和資源化使用。但鈾、钚等锕系元素化學性質很是複雜,乏燃料中元素種類繁多,後處理工藝又經常涉及高溫、高酸、高放射性等極端操作條件,爲锕系元素的分離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本報告將回顧清華大學核研院及核化學化工團隊的發展曆史,介紹核化學偏向的最新研究進展。